“青皮带红晕、红心不脱核百事达配资,口味甜脆有蜜味!”电商直播间里,连平鹰嘴蜜桃的链接不断上新。
产自河源市连平县的连平鹰嘴蜜桃,以果大肉嫩、味甜爽脆闻名,在2015年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下简称“地标产品”)。
当下,正值连平鹰嘴蜜桃结果的季节。然而,据当地果农反映,近年来随着连平鹰嘴蜜桃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许多外地桃被运至连平,并冒充本地桃在各大电商平台低价销售,给果农们造成了损失。
当地果农表示,这一现象今年更加严重,“外地桃直播带货压价太厉害,售价比市场价低1/3,自家桃子每箱被迫降价10元左右,销量还是跌了四成。”
连平鹰嘴蜜桃遇仿冒危机
品质上乘却被迫降价?
“今年,在电商平台上,正宗的连平鹰嘴蜜桃,单果4两左右的,一斤可以卖到13.8-16.8元;单果3两左右的,一斤可以卖到9.8-12.8元。”连平县鹰嘴蜜桃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谢英武认为,今年产的连平鹰嘴桃品质上乘,但受到主打薄利多销的产品影响,这些“好桃子”也不得不跟着降价。
在当地,连平鹰嘴蜜桃既是“金字招牌”,也是富民产业。据当地官网数据,2024年连平县鹰嘴蜜桃种植面积达8.8万亩,总产量11.2万吨,产值突破21亿元,折算后,一斤卖价约为9.3元。据悉,该县上坪镇作为核心产区,连平鹰嘴蜜桃的年产值16亿元,占全县总产值四分之三以上。
“上坪发货”是各大电商平台销售连平鹰嘴蜜桃的一个重要标签。南都N视频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间搜索“连平鹰嘴蜜桃”时,发现无论是购买链接还是主播口播,“上坪发货”“不是原产地发货可拒收”等关键词频繁出现。
然而,据当地果农反映,很多低价售卖的“连平鹰嘴蜜桃”是仿冒的。“一些商贩将外地桃子拉到本地市场,装入印有‘连平鹰嘴蜜桃’字样的包装箱发货;还有商家在上坪镇果园内直播带货,号称是正宗‘连平鹰嘴蜜桃’,但真正发出的都是从外地批发而来的‘冒充桃’。”谢英武表示,仿冒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外地运来冒充本地桃的“洗澡桃”和以次充好的“劣质桃”。
“外地桃的外观与连平鹰嘴蜜桃很相似,但只有尝一口才能辨别真假。”当地部分果农认为,外地桃甜度不够,不如正宗的连平鹰嘴蜜桃甜爽脆口,不但拉低了桃子的销售价格,还影响了桃子的口碑。
在多个电商平台直播间,记者发现,商家会根据单果大小和重量进行分类销售——100至150克左右的大多被划分为小果,更大的单果则会被打上“大果”“特大果”“超大果”的标签。在一些店铺,20多到30多元确实可以买到五斤带有“连平鹰嘴蜜桃”字样的产品,但这类产品通常都是小果。
“不要拍小果,拍大果!”一些主播上链接时百事达配资,会这样提醒买家,同时他们也会在低价果的购买选项上,标注“甜度一般”“口感一般”的提醒。
小果也是本地桃吗?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在直播间与多个商家互动时,得到了这样的回复:“都是正宗连平桃,假一赔十。”
而当记者向一位商家问及是否有外地桃冒充本地桃进行销售的情况时,该商家在直播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从外地桃运到本地,再从本地发给消费者,(这个时间)桃子早就坏了,不会的哈。”该商家说,桃子的保鲜期很短,反复运输的话,运输和保鲜的成本就非常高了,(这样操作)更不可能低价卖出去。“省内今天发明天到”“省外48小时送到”“上海一天半就能到”……该商家在直播间反复强调其产品的运输时效。
而在另一直播间,记者也发现,当评论区有消费者称下单五天仍没收到桃子时,商家给出了回应:地址发来,重新发货,五天没送到,桃子已经坏了。
防止品牌价值稀释
当地打响“金字招牌”保卫战
在此风波中,连平鹰嘴蜜桃的品牌价值遭到稀释,是当地果农和商户更担心的问题。
“消费者花了钱买到冒牌货,口感不佳,自然归咎于‘连平桃’的品质不行,长此以往,‘金字招牌’受损,最终受伤的是本地所有的桃农。” 谢英武认为,“中国鹰嘴蜜桃之乡”的美誉是当地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假冒产品不仅挤占正宗品牌市场份额,更因外观辨识度不高,令普通消费者难以分辨。
为应对市场乱象,当地迅速行动起来,打响了一场“金字招牌”保卫战。
7月18日,连平县当地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品牌保护工作。同日,该县鹰嘴蜜桃产业发展促进会发布了《关于共同维护连平鹰嘴蜜桃市场秩序的倡议书》,呼吁各方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敢于监督举报外地桃冒充本地桃、假冒地理标志、计量违法等违规违法行为。
此后,在连平鹰嘴蜜桃的主产区,上坪镇也很快成立了“维护鹰嘴蜜桃市场秩序专班”。
通过走访桃农、实地摸排、受理举报,该专班全面筛查电商平台违规行为,并联合该县农业农村局开展鹰嘴蜜桃质量安全专项监督抽查,发放追溯承诺达标合格证。同时,各村也组织镇村干部参与追踪疑似运输外地桃车辆,并即时上报信息。
“监管难点在于销售渠道多样,包括线下的实体市场及线上电商平台等,分布范围广且分散,监管部门难以做到全面、实时监控。”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局已联合上坪镇等开展“连平鹰嘴蜜桃电商直播及供应链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并采取“线上巡查+线下核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模式,维护了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上坪镇还划分了本地桃与外地桃交易区。上坪镇副镇长林贵铠表示,为营造连平鹰嘴蜜桃良好市场秩序,该镇强化联合执法协作,重点打击外地桃冒充、地理标志侵权等行为,未来将进一步做好源头管控,规范专用标志申请流程,完善果品溯源体系。
地标产品如何保护,怎样发展?
专家:建议与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开展合作
一直以来,地标产品普遍被认为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抓手。而在地标产品的实际应用和推广过程中,却常常面临维权成本高、保护与发展失衡、产地与品质矛盾等问题。
“地标产品维权面临侵权认定难、跨区域执法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专利代理协会会长郝传鑫对南都N视频记者说,由于地标产品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对其的保护工作往往由区域内政府部门或相关的商协会牵头完成,如对商标滥用、虚假标注等问题进行严查严打等等。对此,郝传鑫也认为,此类行动依赖政府资源投入,长期来看经济效益有限。
同时,有观点认为,地标产品的过度保护可能导致产业僵化,而无序发展可能损害品牌价值。“地标产品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保护和发展制度体系。”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曾小龙长期关注地标产品发展,他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护和发展地标产品,对当地能有效支撑特色产业发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居民增收等。
“消费者重视地标产品原产地的同时,也尤为在意产品本身的品质。”对于连平鹰嘴蜜桃“假冒”风波,曾小龙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连平鹰嘴蜜桃的溯源机制等举措,完善全链条的质量管控体系,同时,他也呼吁相关商家加强品控,实现产品的优质优价。
地标产品的产地与品质之间,到底是何关系?这一问题一直是行业讨论的焦点。“‘地标’不应成为产品唯一的卖点,而应该成为对产品品质的背书。”在郝传鑫看来,连平鹰嘴蜜桃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口感和品质,“地标”则是其附加价值标签。
如何让地标产品卖出好价钱?对此,郝传鑫建议,以连平鹰嘴蜜桃为代表的众多地标农产品,可以加强与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京东直营等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的合作,借助其强大的渠道能力和选品背书,让地标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更上一层楼,更多地提升其附加价值。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
设计:何欣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百事达配资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