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寓意丰收。8月8日,由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和黄埔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广州市农业新质生产力暨都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活动在隆平院士港举办富才配资,超150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以及涉农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绘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蓝图。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三大前沿展区集中展示最新成果,15个重磅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15亿元,麦康森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1121招商体系”全景呈现,超3500万元年度政策资金强力加持……这场盛会不仅是一场农业科技的“阅兵式”,更是黄埔区向世界发出的现代农业投资邀约。
图源/黄埔文化集团
智农机 花科技 数字渔
黄埔智造刷新农业基因
步入隆平院士港会场,仿佛置身于未来农业的“样板间”。智慧农业、海洋牧场与观赏鱼、花卉三大主题展区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流动的现代农业科技全景图,吸引嘉宾驻足交流、对接洽谈。
其中,黄埔区3家代表性企业携13个品类的农产品和农机装备参展,成为企业打卡的“热点”。
极飞科技无疑是现场的“明星企业”。其展出的最新款农业无人飞机、APC3农机自驾仪、智能水肥管理系统等多款智能农机装备和全新的智慧农业设施,全方位展示了其在“耕、种、管、收”全环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如何重塑传统农业。
公司创始人龚槚钦现场分享:“在国内,极飞科技的网络渠道已覆盖1007个县城。在全球,我们的产品已进入70个国家和地区,有466个农场已使用极飞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极飞科技超级农场展示智能灌溉系统
转入花卉绿植展区,浇浇花卉带来的南美水晶花烛闪烁着天鹅绒般的光泽,火鹤王花烛则以其硕大鲜艳的佛焰苞夺人眼球,爪哇鹿角蕨与女王鹿角蕨以其独特奇异的形态和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观众镜头争相捕捉的“颜值担当”,展现了现代农业的“美丽经济”。
花卉绿植展区浇浇花卉展示秋海棠
优鱼技术带来的智能水质监测系统富才配资,如同永不疲倦的“数字哨兵”,能全天候实时监控溶解氧、水温、pH、盐度、ORP、氨氮等数据,这套系统引领水产养殖进入数字化精细管理时代,吸引了众多意向企业深度咨询,为打造“蓝色粮仓”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智能装备解放人力,特色品种提升价值,数字技术赋能管理,三大展区集中展示农业新质生产力最前沿成果和技术,如三股强劲新质生产力激流,在黄埔交汇奔涌,共同托举起农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项目签约 硕果盈枝
“1121招商体系”首揭面纱
现场的签约与授牌环节,不仅见证了项目的“开花结果”,更清晰勾勒出黄埔区精心构筑、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载体——“1121招商体系”的坚实骨架。
当天,活动上共有15个农业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15亿元。其中,黄埔区共有新农人黄埔区(南湾)都市休闲农业、麦村浇浇植物超市、自动化鲜烹菜生产基地等3个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超1亿元。
这仅仅是黄埔农业磁吸效应的缩影。据了解,今年来,已有17个优质农业产业项目扎根黄埔,总投资规模突破10亿元。
随后,麦康森院士工作站同步揭牌。这座占地1万平方米、投资2亿元的产业园,又名“蓝色粮仓产业园”,由麦康森院士领衔,致力于构建以生物农业企业为核心,与生物医药、生物制造企业共生共荣的生态体系,打造“研发-应用-循环”一体化的生命科学产业集群。
它的落地,正是“1121招商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站,也标志着“1121招商体系”的全面落地。
除了“一站”,该体系还包含:
“一港”,即隆平院士港,该项目占地3.45万平方米、总投资14.5亿元,是袁隆平院士2020年亲自选址、谋划并提名的省级重点项目,正全力引进高端农业科技资源,立志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黄埔军校”。
隆平院士港
“两园”则是指现代种业(农作物)产业园和现代农业装备与服务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共引入34个科技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2024年产值超15亿元,培育、研发20多个新品种、新技术,获30多项发明著作专利,29个奖项收入囊中,其中国家级和省级9项。
“一赛道”是开辟的生物农业新赛道,目前已聚集55家生物农业企业,产值超85亿,涵盖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生物制品、微生物食品六大板块,慕恩生物、瑞丰科技、科虎生物等龙头企业在此茁壮成长。
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猛:
“一港”的重点任务是吸引优质农业企业总部落户,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交易平台;“一站”聚焦生物饲料产业科技研发,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两园推动好种子、好技术、好装备产业转化,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一赛道”聚焦引进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等领域企业,打造黄埔区百亿生物农业产业集群。
刘猛首次系统阐释“1121招商体系”的战略内涵,他表示,黄埔区将全力拓展“1121招商体系”,为每一位投资者、创业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广阔的舞台。
政策红利惠农企
每年3500万直投农业项目
虽非传统农业大区,但黄埔以科技赋能、改革驱动,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三农”高分答卷: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五年正增长,2021年、2022年增速蝉联全市第一;
农业龙头企业达92家,其中国家级3家,较2019年增长超5倍。更令人瞩目的是农村改革成果:2023年,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全国仅35区县);
2024年,“三资云”平台获评全省数字政府优秀案例,农村集体资产总额从2013年的185.82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78.45亿元,实现11年连增。
在市级“百千万工程”考核中,黄埔区2023年、2024年分获“创新类区优秀”和“工作实绩突出区”荣誉。
迳下村 贾自豪摄
活动现场发布的《黄埔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修订版),于7月30日新鲜出炉,堪称献给农企的诚意“大礼包”。该政策从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到农业科技创新、生物农业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方面,每年安排不低于3500万元资金直接用于支持各类农业项目。
“政策将提供全周期服务,让企业在黄埔发展安心、舒心,有信心!”刘猛的承诺有数据支撑——据悉,仅2024年黄埔区兑现补助资金超4200万元,近三年累计超2亿元。
来源:广州黄埔发布富才配资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